欢迎来到Simtown.cn---SIM城镇

2007年5月9日星期三

secondlife一些基本问题(转)

1、全盘拷贝非常困难。首先Secondlife的技术很复杂,表面看起来与一般3d网游似乎差异不大,实则不然。hipihi的网站我大略的看过,根据一些他们的说法,以及他们招聘的人的种类。我怀疑他们准备做的东西,模式类似Secondlife,但是技术大相径庭,很有可能是基于flash的web游戏,3d建模的角色和场景,2d视角的玩法.这样会降低用户门槛,但是用户创造内容的能力也会大大受到限制。但是,在国内目前技术水平现状下,做得好的话,也可能是一个好的过渡方案。


另外,今天和另外的朋友聊到Secondlife的时候,他认为在国内类似模式很难成功的原因是政策风险。最近据说会大力整治虚拟货币,然而,失去了对真实货币的通兑,"用户有购买的快乐,也有销售自己产品带来的满足感"仍旧能满足,但是虚拟经济体,吸引人去淘金等等,必然成为泡影。

2、Secondlife与一般意义上的3d网游,技术架构大相径庭,简而言之是,Secondlife扩展一大块土地,只需要购买一台新的服务器即可;而3d网游可能需要更新服务器和客户端程序等等。所以实际上Secondlife的运营成本可能会相当的低。我看过的一个视频中,一个技术人员介绍,Secondlife目前有上千台服务器。我估计一台服务器至少可以支撑数千付费用户的土地,而一个付费用户年费72美元。假设一个服务器一年各种费用在一万美元左右,那么只需要138个付费用户就可支撑一台服务器的运营。而目前Secondlife的人口密度肯定高于这个数字。所以我认为仅仅付费用户的费用就足够支撑这个游戏的运营费用了。所有的虚拟交易和通兑业务的手续费,就是Secondlife公司白赚的。所以我绝不相信Secondlife没有盈利。

3、Secondlife对中国用户可能感觉门槛有点高,但是对美国用户我觉得是完全不同的。有次我和一个女孩儿聊天,然后有人驾驶了一个机关枪机器人(电影机械战警里面的一个机器人)飞过来,晃了晃,那女孩儿马上就心动了,问那个人多少钱一个。那人说1600linden币(6美元左右),那女孩儿就买下来了。6美元对美国人的消费观念来说几乎不叫钱,但是可以买个巨酷无比的机器人去显摆。

我们看到的门槛有三个:
第一是语言,中国人有,美国人没有。
第二是自己建房子和玩具的能力,这个中美都一样,只有高级玩家才有能力自己创建。
第三是钱,中国人可能会觉得6美金,人民币几十去买个看得见摸不着的东西不值。美国人则不同。

Secondlife模式中很重要的是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则不可再生,则一定稀缺。即使linden公司不停的买服务器新增土地,土地面积可以增大,但是最繁华的,最好的地段呢?那些东西怎么可能重新产生呢?土地上面人创造出来的积累等等,这些都构成了Secondlife的价值链,在整个星球的人都移民上去之前,土地永远都是稀缺的,有需求的。

所以,我认为那些大企业认识到了这一模式带来的Secondlife的正向循环,早进入一定比晚进入好。早进入早有积累,早可以买到好的地段。

没有评论:

欢迎来到Simtown.cn---SIM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