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媒体扁平世界里,企业、组织、个人甚至国家都将不得不面对完全不同的玩法,有太多的人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或许,寻找中国的YouTube与MySpace仅仅是一个“伪命题的虚荣”
如果说Blog是中国互联网2006年的Cover,那么2007年中国互联网的Cover又是什么?在2007已经过去的三分之一岁月里我们似乎仍然没有答案。
从TOM的退市整改到盛大的游戏回归,大网站与门户的寂寞与平庸以及大批“第二笔投资的待哺者”让2007的中国互联网多少显得缺乏“旗帜与Cover”。
尽管如此,但新一轮的投资热钱仍然砸向中国的互联网,与2000年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灭前一样,资本再度变得焦躁欲动。因为似乎只有中国才是“沙子一屋子、金子一袋子”的最佳土壤。因为与汽车、能源等传统行业相比互联网仍是一个最有可能成就快速成长的领域之一。
对于许多“投资待哺者”来说,拿到风险投资似乎成为了这些互联网公司成功的唯一标准,甚至是“终极目标”。于是,互联网再度成为创业与投资的“围城”,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城外面的人想进去。一些人开始逃离互联网,重新选择盈利清晰与稳定的传统行业,但同时也有许多原本在互联网之外的人选择在这个时期触网。尽管目的与操作的手法各不相同,但真的身陷其中,想一直保持激情与清醒的商业意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国互联网的最大障碍是互联网精神的缺失,以及创新力严重不足。”2007年3月的中国互联网创新大会上,携程创始人之一季琦认为,“互联网创业已经过时,传统行业遍地都是黄金。”
“过热的资本与过于短期的套利行为害了互联网,一些人甚至同时操办着十几个互联网小公司,密网捞鱼,投机心态严重。”分析人士王煜全认为,“死亡成本的大幅降低也是导致一些互联网公司缺乏盈利能力、仅仅寄望于套取投资的原因之一。”
真正的创新往往发生在人们容易忽视的地方,四年前诞生于林登实验室(Linden Lab)的网络游戏《第二人生》(Second Life),正用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方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媒体、组织甚至是大使馆、欧盟委员会等在其上建立自己的机构与社区。
为什么是这样?
你可以找到太多的答案,关于名的、关于利的、关于政治的……但,毕竟我们不是那些机构与组织,与以往不同的是,尽管Second Life的画面不如其他网络游戏出色,但它“MUD式开放的超媒体模式”让许多用户真正体验了尊重“虚拟成就”与“虚拟物权”的魅力。因为用户真的可以在SecondLife里赚钱,一些人甚至开始了他的“虚拟创业”。SecondLife的意义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网络游戏,它更多地提供了用户自我创新的空间、机会与服务。
在超媒体扁平世界里,企业、组织、个人甚至国家都将不得不面对完全不同的玩法,有太多的人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或许,寻找中国的YouTube与Myspace仅仅是一个“伪命题的虚荣”。
2007的中国互联网或许一直都不会有Cover,但没有Cover不见得是坏事,我们必须重新学习、思考与想象,因为创新与变革从来不曾停止在更细小与广泛的地方,你不必成为“榜样或者靶子”,就如同《时代》杂志的年度人物—You!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