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Simtown.cn---SIM城镇

2007年5月9日星期三

美国 Second Life的新玩法?

《数字时代》特约驻美记者 Sherry 纽约报道 “就要放长假了,你想去澳洲看网球公开赛;还是去泰国的海滩来个浪漫的邂逅;或者是去瑞士的冰天雪地滑雪;又或者去美国夏威夷潜水……现在通通可以透过网络在一个假期里实现了!因为Second Life在各个国家大红大紫的时候,美国硅谷的一家多媒体研发中心又推出了Second Life的新玩法3D分身,让你可以坐在计算机前,就能和好友一起逛高级精品店,到各国去听演唱会,甚至是试开最新款汽车……穿上特殊感应服装,在脸上和身上一一黏上小如红豆的感应器,想要有一个虚拟分身,在网络假想世界中遨游,需要先经过这段复杂过程。

美国林登实验室,预先帮一位电视台女主播Jane量身订做了一个虚拟分身。让她能够以个人面目进入虚拟世界。为了能让分身在虚拟生活中,行动轻巧如真人,这位女主播东扭西晃, 没多久一位长相身材和真人,相差无几的虚拟人物赫然出现。随后这位女主播进入了虚拟世界,在这个所谓第二人生的环境里,甚至可以做到好像自己会飞天遁地,认识五湖四海的新朋友。在海滩和帅哥聊天听演唱会;参加澳洲网球公开赛,甚至是试开日本新车,尽管真人实际坐在计算机前面,再透过键盘跟对方聊天,但是透过3D虚拟环境,彷佛身临其境,享受渴望已久、却无法获得的第二种生活。

这个虚拟替身,犹如互联网世界中的身份证,不仅“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甚至也可以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彰显出网友在网络世界中的地位,替真人创造一个新的网络分身。

为什么这种新的网络服务会大受人们的欢迎呢?一个“虚拟分身”的使用者认为,在真实世界中,每个人有其个人化的特质,但在网络世界里,每个人却只有一个账号,虽然自由自在,但人和人之间,也毫无差异,是一个没有阶级之分、完全扁平的社会。在网络世界里,不会有人为了买BMW顶级轿车,掏出500万元,因为虽然汽车代步在真实生活里,是一种需求,也是一种身分的彰显,但在虚拟世界里,开BMW和开March,却毫无差别。换句话说,如果在虚拟世界里,不能创造出身份的差异性,就不易受到网络达人的欢迎。

目前网络的个人身份,仍以简单文字或图片代替为主,未能进入多媒体3D、个人化专属的新时代。林登实验室首席执行官罗斯得尔表示,“玩第二生活的目的,就是去创造一个世界,不只是一群人在各地做连结,而是一个世界,所有东西都由我们自己建立。”实验室自辟了一个虚拟肖像影音社群网站My Play,以变脸机系统,供网友自行产生网络肖像,并可在网站中发表文章、提供相片、DV、幻灯片、MTV等作品,也可以交友、打扮自己、成立同好会、自 当DJ开电台等,也可以传送动画e-card,或在e-mail中插入自己的肖像、签名等,发展自己的网络人际关系。

尽管在虚拟世界中,能突破现实生活的时空障碍,不过,里面的玩家其实也都是由真人在计算机前面操作,因此也会发生不幸事件,之前就传出有玩家在虚拟世界中遭到暴力攻击。无论如何,3D虚拟现实的发展会不会成为未来认识朋友的新主流,大家拭目以待。

没有评论:

欢迎来到Simtown.cn---SIM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