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ondLife虚拟社区游戏中通行的虚拟货币被称为林登币,和其他虚拟货币一样,林登币只能在Secondlife中流通,脱离Secondlife便毫无价值。但由于开发商林登公司的干预,近期林登币一直和美元保持稳定的汇率,这大大加强了SL居民对SL世界的信心。
和普通网游中的货币一样,林登币在诞生之初,价格会随着SL经济情况起伏不定,而在2005年林登官方开设LindeX交易平台之后,林登币波动情况受到了一定的遏制。和普通网游不同的是,林登币的投放是受到严格限制的,林登币只能通过两种途径产生:要么因为用户支付了等值美元购买,要么是定期发放给付费用户的生活津贴。所以林登公司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总量,有效遏制住了通货膨胀;而由于lindeX交易平台对出售林登币的用户收取高达3.5%的手续费,这几乎杜绝了对林登币的抄做行为。
从2006年年底一直到2007年3月,在LindeX交易平台的林登币的售出价格稳稳地保持在了267L/1USD左右,而由于Secondlife新注册用户不断增加,加上媒体的溢美之词不断,似乎这个虚拟世界正在稳定中繁荣发展。
然而在繁荣的背后一股暗流悄然涌动。2007年2月初,国内开始出现有人大量兜售林登币,价格在20元/K左右,数量以万计;进入3月,有人更大量出货,号称10万林登币起售。3月底,不断有人反映帐号被封,其后林登币国内售价一度低至5-6元/K。4月中,林登调整用户消费额度。
为什么国内出出现如此大量的林登币?要知道一块几千平米的土地售价也只是几万林登币,而且为什么他们要在国内低价兜售,为何不在林登官方交易呢?难道出现外挂了?但由于Secondlife独特的货币供应方式,通常意义代替手工劳动的外挂没用太大意义也无法赚到多少游戏币。难道Secondlife出了什么bug?答案也是否定的,Secondlife已经运营多年,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那为何市场涌现如此大量规模的林登币呢?据可靠消息,是由于部分人使用黑信用卡在林登交易平台购入林登币,再将这些林登币在国内以低价卖出。
关于黑信用卡大家可能并不陌生,wow的黑CDK应该不少人早有耳闻,而这些所谓黑CDK就是使用黑信用卡购买再销往国内的CDK,当然使用这样的CDK,过一段时间会因为信用卡的真正主人拒付帐单而被暴雪封停wow帐号。按照国外的信用卡消费习惯,你只需要正确填写信用卡号,有效期和姓名等信息就可以进行网上消费,这也给不法分子带来便利,冒用信用卡的行为屡有发生。而现在互联网的安全状况令人担忧,国外银行的信用卡资料屡屡被窃,而信用卡资料也成为黑市交易的重要部分。按照中国相关法律,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金;……。”(数额巨大的标准为犯罪金额超过5万元)
在林登调整消费额度之前,一个注册超过1个月的免费Secondlife帐号即可一次购买2500美元的林登币,就是多达60多万的林登币,而据估计鼎盛时期使用黑卡每天刷出来的林登币可达千万!而在国外信用卡被冒用之后用户可以拒付帐单,这笔不小的经济损失就转嫁到了林登公司的头上,所以出现了3月下旬以来林登大量封停帐号的现象。同时林登公司对从LindeX提取美金的账户进行严格审查,这使得国内市场购买林登币的需求大减,但仍有一些不法的游戏币中间商从国内低价收购黑币后销往国外,扮演着这根黑色链条上销赃的一环。
从林登公司的角度,采取种种技术手段,只能减少而无法根除黑卡犯罪行为,根本的办法只能对信用卡消费进行限制。但在国外信用卡是通行的消费手段,限制信用卡消费无疑自断财路,在矛盾中林登公司于4月中旬调整了用户的消费额度。免费用户的林登币购买金额限制为10美元,但这仍无法杜绝黑卡犯罪,而且在使用黑卡缴费成为会员的第二天即可获得购买50美元林登币的额度,这使得那些人仍然有利可图。
LidenX每日林登币的正常交易量在数千万林登币,而4月中旬的几天这一数字一度下降到百万林登币的规模,这表明用户对LindeX的变化非常敏感。我们无法因为社会存在缺陷而抛弃这个社会,因为我们没得选择;但我们会因为一款游戏存在缺陷而离开这款游戏。Secondlife在成长,林登公司也必须跟着一起成长,期待林登能够在危机处理上有更佳的表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