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ond Life毫无疑问是最近创业投资界的热门词汇,从LOTUS创始人Mitch Kapor、亚马逊创始人Jeff Bezos这些天使投资人到Globespan Capital Partners、Benchmark Capital等创业投资者,无一例外对它推崇备至,并纷纷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其对虚拟世界的“开发”。
这个林登实验室2003年推出的“很酷的东西”,具有多媒体游戏与Myspace社区平台的一些特质并有志于成为3D网络浏览器。更重要的是它正试图用3D虚拟世界的概念重新定义互联网——在一个三维空间之中,构建模拟的真实世界。将人类生活的各种场景、细节和体验完全复制到互联网上。一面全息还原人在真实世界中的生活环境;一面在虚拟世界中创造人的生存之所,让人得以在互联网上持续创造价值。
这种概念同样为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所认同。3月19日,HiPiHi公司在北京发布其3D虚拟世界的有限Beta版——HiPiHi世界,“现在进入有限内测阶段,夏季进行公测,秋季商业发布。”HiPiHi公司CEO许晖向AVCJ介绍,“已经有几千人预定了HiPiHi世界的土地”。HiPiHi也将在近两个月进行600—800万美元的融资,投资者是两家美国风险投资商。
3D虚拟世界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它在中国会有怎样的发展前景?主要的障碍又会是什么?为什么这种模式会引起国际创业基金的重视,中国的创业投资人可以理解这种模式并支持类似的中国公司吗?
3D虚拟世界:梦想照进现实
“它不是游戏!游戏是有固定的情节和固定的模式让用户去玩,但是Second Life更加注重的是人的创造性;游戏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而Second Life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它也不是社区。社区是社会中的一个形态,现在大量的虚拟社区是提供一个产品,让用户去玩,这样用户最终会玩儿腻的。而在虚拟世界中,每一个人都可以建一个社区,他可以让别人去玩儿,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提供者,是一个价值创造者。”许晖向AVCJ描绘他的理想:“借助这个平台,每个人都可以使现实中的梦想在这里实现。”
许晖更愿意用虚拟世界或虚拟经济体来形容HiPiHi世界和Second Life,“这就是一个世界,用户是造世主”。他举出两个世界宣言来证明——HiPiHi的“世界因你而存在”和Second Life的“你的世界,你的想象”。这样的世界必然要求承认虚拟产权,也必然以还原真实和用户创造价值为其标杆。
一个用户在进入和真实世界极为相象的虚拟环境后,可以重新定义自己的个人形象,重新决定自己的社会角色,也许是由老师变成咖啡馆老板,或者从律师变成乐手,实现“改变自己的梦想”,在其中重新创造自己。用户可以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比如购买一个岛屿,并在岛上建自己的房子或是牧场,也可以到很多别人开发的地域去玩,比如购物商城、休闲咖啡厅、刺激的游乐园等等。这些项目的经营者不一定是HiPiHi,或者是Second Life本身,也可能是一个程序员,他自己开发了一款游戏,自己买了一块地去经营,从而可以自己挣钱,开始自己的第二次人生。虚拟世界由此更深地嵌入真实生活。这也是Second Life和HiPiHi为什么会同时被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媒体和政治家所关注的原因,它们是真实世界的映射。
在这个世界所创造的虚拟价值有可能成为真金白银,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德籍华裔女教师钟安社,她在Second Life中是一个房地产商,拥有价值现实货币100万美元的虚拟财产。2006年3月,她在武汉组建“钟安社工作室”,雇佣大约17名雇员,开展Second Life地产经营。
这个世界之所以极为适合创造价值,首先归功于虚拟财务归属创造者所有,其次,它带来了平等,谁都可以在上面做生意,因而重现一部全新的自由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各种有趣的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绝——从网络虚拟地产业、虚拟衬衫、虚拟游戏、虚拟电影到人才猎头。最后,它提供了更自然、更符合现实用户逛街购物时间选择的购物体验。重现在很多现实世界无法办到的现实场景,未来它会成为纸媒、电视、广播、门户、博客等营销工具之后的另一种最重要的营销手段,“Dell也已经在上面开设了直销专营店”。
Second Life就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创新和创业的虚拟孵化器。“将经济要素整合在一起给冒险、创新和技术以合适的回报”。HiPiHi许晖认为这些在虚拟世界创造的价值终有一天会作为一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被衡量。成为国家的虚拟经济、信息经济竞争的一个指标。
但是,相对于许晖的远大梦想,中国的部分投资人则更加现实:这种模式在发展的早期,有很多游戏的色彩,用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比较强地展现出社区的交流功能。发展到后期,用户规模很大,很多3D产业链上的公司都在这个平台上做的时候,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3D互联网平台。“这是一个大输大赢的领域,是蓝海,进入的风险比较大,但相应的技术门槛也比较高。如果成功的话,将会带来难以估测的超额回报。”智基创投投资副总裁史煜这样评价3D虚拟世界的发展。
投资人看Second Life中国化
史煜按用户客户端的大小对虚拟世界做了分类,一种是轻量级的,在国外如HaoHotel和 EntropiaUniverse,在国内如娜娜米米。一种则是和Second Life一样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是真3D的互动平台,HiPiHi在其中走得比较快,还有一家仍在开发阶段。
Second Life在美国正逐渐被证明,但3D虚拟世界在中国会不会水土不服,还没有人知道。鼎晖投资执行董事陈文江提示创业者要注意中美互联网用户的不同,“美国互联网用户的平均年龄一般在30岁左右,他们的IT技术水平也相对来说比较高。这对以创造为主要内容的Second Life的发展有很大好处。但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主体还是15—25岁的年轻人,无论技术还是商业素质都相对要弱一些,而有技术的人又通常比较忙,这会不会导致在推广中的难度,中国的3D虚拟世界要考虑这种情况。如果为了迁就用户改变原有的特质又可能导致定位不清晰。”
史煜也认为这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即使在美国,Second Life累计到400万用户也用了3年多时间,核心用户也只有200万左右。虽然3D虚拟世界通常的用户粘性很大,但由于对用户素质的要求较高,所以累积速度比较慢,这要求初创的公司有足够的耐心来培育市场,要注意成本控制,不能烧钱烧得太快。在推广方式上要下工夫,要抓住高素质人群。为推广计,公司也可以帮助用户设计一些物品,卖给用户。另外,美国人已经习惯使用信用卡,中国在支付手段上则没有美国那么发达,而虚拟世界发展起来之后,形成虚拟经济系统,在和真实世界的交接上,我们的政府也比较敏感,这类公司应该注意和政府的沟通。”
许晖的想法和这些投资人是一样的,他把理念推广、市场培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他认为这是主要的风险。“从Second Life来说,它要求网民的创造力很强,并有比较专业的素质,这也是他的会员增长速度比较缓慢的原因。同时它要求用户的电脑有很好的硬件配置,因为每时每刻都需要动态的载入这个虚拟世界中的时时变化。而独立显卡和超大存储这种配置还不是家家都有。另外还有软件开发难度非常的高,因为做一个固定的产品很简单,但是你是作为一个平台,允许进行二次开发,这个技术的门槛是非常高的。”但对HiPiHi来说,比较好的是,经过Second Life的实践,3D虚拟世界的收入来源已经明确,根据中国市场进行部分优化就可应用。“比如土地出售及土地使用费、公共物品的广告、为用户提供部分可购买的公共物品、交易佣金等”。
由于这个领域对技术的要求很高,从MMORG、网页与3D技术的结合、到虚拟仿真技术和分布式网络技术,都需要很专业的技术研发。除技术之外,还要建立一个虚拟世界运行的规则,需要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多方面人才的支持。所以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发展3D虚拟世界的公司还不多。
正如某位仔细研究过Second Life模式的投资人所言:“3D虚拟世界很有可能会变成未来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非常真实的部分。这是一个充满创造与想象的领域,对任何一个互联网投资者来说,这种商业模式都是一个美丽的预言。但这种模式何时会在中国取得成功,谁都不知道。”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