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Simtown.cn---SIM城镇

2007年5月26日星期六

“上帝用亚当的排骨造了夏娃”

“上帝用亚当的排骨造了夏娃”。

汉语课上学生这句令人发笑的话自然被我纠正了:“不是‘排骨’,是‘肋骨’。” 下课后,我开始琢磨,是不是也该用自己的“肋骨”去造一个网络‘人’,或者叫做Avatar, 梵语里“神灵转世”的意思。

Avatar 就是网络虚拟世界Second Life(第二人生)里的“人”。多年以前,一个热爱电脑的朋友就向我描述过这样一个网络世界:那里头有,江河湖海、市镇乡村、楼阁店铺、工厂学校; 那里的街道也川流不息,公园也鸟语花香; 酒吧茶馆人声鼎沸,林间小路曲径通幽;那里活动着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性情面貌各异, 正如现实生活中那样。事实上他们也的确都是荧屏前的一个个活生生真人的网络替身,在那虚拟世界的街道上行走, 去酒吧聊天,去商店购物,去影院看戏,去学校听课;认识交流, 甚至谈情说爱、谈婚论嫁,无所不可。总之,人可以在那里经历“第二人生”。朋友津津乐道,我却当头拨了一瓢冷水:“谁会有时间去搞什么第二人生啊?一个还不够吗?没见所有的人都已经在叫忙忙忙?一个人生都忙不过来还幻想两个?!” 不知是否被我打击了积极性的缘故,那个朋友幻想了一阵子也就作罢了,并没有去积极研发这样的网络游戏。谁曾想,几年以后,别人替他实现了梦想, 只给他留下了“我早就想到过”这样一句自豪的话。

这个荷兰朋友给我演示了他在第二人生国的形象: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而现实中的他清俊儒雅的很。“壮汉”游走到一处东方花园,碰到一个来自巴西的牛仔, 两人谈论了几句关于中国的老子。看到这里,我有一种神经错乱的感觉。 近来Second Life的声音不绝于耳, 搞得我惶恐不安。你想,我好不容易在网上弄了个博客,开始还像林黛玉初进贾府“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到现在刚刚自如一些,别人就都“第二人生”去了。据说在这“第二人生国”已经有了三百万居民,他们在那里买地置业,生活交友,甚至做着火红的买卖, 并将网上赚的假银子,兑换成了真美金!很多大公司嗅到了商机,纷纷在那里建厂开店。 索尼在那里开了新产品展销店,阿迪达斯有了第一家分店,画廊在那里卖起了真画,慈善机构也真的可以去募捐。丰田汽车专卖店也开张了,Avatar们可以去参观,甚至试车,虽然汽车在第二人生国到底有何作用我还没想明白,据我所知那里的“人”都可以超人般行走如风, 或如中国大片英雄般上天入地的,就看你的鼠标怎么点而已。

看来我错了。人们平日叫唤的“忙”不妨碍他们经历第二人生。这虚拟的世界好比一场真实的白日梦,满足着人类爱好想象的天性。虚幻的世界对人一直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当我们沉迷于某部小说,忘情于某部电影时,其实也片刻脱离了我们的“第一人生”。网络里的“第二人生”更具吸引力的原因是你可以参与其中,使想象得到淋漓尽致的再现,并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呈现出变化无穷的状态。不过,这个“第二人生”其实和“第一人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要说在信息和资讯上直接相连,就连Avatar们,虽然和他们的“主子”在外形上相去甚远,但是在语言、思维和行为上却是基本一致的。很少有人能够想象力丰富到把自己的Avatar彻底装扮成另外一个个体,所以“不以貌取人”在第二人生国是一句金科玉律, 不能看他长什么样,要看他说什么、尤其要看他做什么。这个道理我们在第一人生中也明白,只是做起来难度大一点。

网络的未来,你会把人生带到哪里?过去人们只能谈论前世、今生和来世,穷人祈求下辈子能投生在富贵人家,相见恨晚的恋人只好自我安慰相约来生,其实这下辈子和来生到底有没有还真是不好说。不如进行“第二人生”吧,一种真实的虚幻, 一种今生的“转世”。

没有评论:

欢迎来到Simtown.cn---SIM城镇